富勒烯-金屬配合物作為天文未知紅外發射帶的潛在載體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侯高壘教授聯合荷蘭自由電子光源FELIX和比利時魯汶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利用自主研發的雙激光濺射束流技術和惰性氣體標記的紅外光解離光譜技術(actionspectroscopy),在實驗上首次成功測量得到了多個氣相富勒烯-金屬復合物在6-25微米范圍的高質量紅外光譜,相關研究成果以“Buckyball-metalComplexes as Potential Carriers of Astronomical Unidentified Infrared EmissionBands”為題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TheAstrophysical Journal 2023, 952: 13)。
研究人員通過將實驗室測量的富勒烯-金屬復合物的紅外譜與Spitzer空間望遠鏡的天文觀測譜進行對比和相關分析,發現富勒烯-金屬復合物的紅外譜與天文觀測譜之間呈現很好的相關性,不但合理解釋10余條目前尚未得到證認的天文觀測譜帶,而且可以對四條歸屬于富勒烯C60的譜線強度差異之謎團提供一定的解釋。
豐度和碰撞理論的估計表明,[c60-金屬]+可以在天體物理環境中合理地形成和生存。因此,[C60-金屬]+ 被提議作為天文紅外發射波段的補充 C60 的有希望的載體,可能代表除了裸富勒烯 C60、C60+ 和 C70 之外的空間中最大的分子種類。
結合理論計算與天文學豐度模型模擬,研究人員估算了富勒烯-金屬復合物在星際空間的含量,提出富勒烯-金屬復合物為一類非常有希望的星際未證認紅外譜帶的載體物質,并可作為紫外-可見-近紅外波段范圍的彌散星際譜帶的潛在載體。同時,富勒烯-金屬復合物在星際空間的存在可以一定層面解釋富勒烯在星際空間的高豐度及其形成機制,為研究星際富勒烯物質和宇宙碳化學打開了一個新的篇章。
文章鏈接://doi.org/10.3847/1538-4357/accf1b